安徽省7+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是什么
2024年,安徽省正式发布《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,为全省未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。该行动方案明确确定了遵循7+N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,旨在通过前瞻布局、创新策源、应用牵引、分类推进和开放协作的原则,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。
一、7+N未来产业具体内容
1.7大重点领域
量子科技:聚焦量子计算、量子通信、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,致力于研制专用量子计算机及相关算法、软件及云平台,同时推进上游关键材料、核心器件的研发。
空天信息:发展低空经济、商业航天等新增长点,推进深空能源动力、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工程化,拓展空天信息应用场景。
通用智能:提升通用大模型性能,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,前瞻布局类脑智能技术,推动智能服务与制造业融合,引领智能技术革命。
低碳能源:加快发展氢能、氨能、新型储能和生物质能,布局先进核能及碳捕集技术,构建新型能源系统,实施聚变能商业化计划。
生命科学:突破细胞与基因技术、合成生物、免疫治疗等领域,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,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升级。
先进材料:研发新一代电子材料、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,推动材料与装备制造的协同创新。
未来网络:构建高速全光通信、卫星互联网等网络体系,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及通感算深度融合。
2,N个兼顾发展领域
“N”代表根据全球科技趋势动态培育的新兴领域,包括第三代半导体、先进装备制造、区块链、元宇宙等。
二、发展目标和机制
发展目标:7+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将通过一系列举措,到2027年,初步形成创新策源、转化孵化、应用牵引和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;到2030年,形成长效机制,使7+N未来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,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。
发展机制:7+N未来产业通过“源头创新—技术转化—产品开发—场景应用—产业化—产业集群”的培育链路,打造创新引领、自主可控、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。
三、具体措施
技术创新: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创建7+N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,发布前沿技术攻关目录,建立未来技术动态清单。
企业培育:引导企业建设未来工厂,开发智能汽车、人形机器人等产品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建立“新星企业”培育库,提供股权投资、资源共享等支持。
场景应用:建设未来场景实验室和试验区,为7+N未来产业的新产品提供规模化、市场化、商业化应用推广服务。
人才培养:开展外籍“高精尖缺”人才认定标准试点,制定未来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,引育集聚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团队。
7+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不仅强化了安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全国地位,还通过产业链整合与生态营造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动能。